


腫瘤癌癥誤診誤治,病理診斷,病理咨詢,遠程病理咨詢
惡性腫瘤仍然是目前人類難以無進展生存的疾病之一,早診斷、早治療是提高腫瘤患者無進展生存率的重要環節。隨著科學技術的進步,醫學診查手段不斷更新,惡性腫瘤的診斷水平有了很大提高,但是由于腫瘤疾病的隱匿性、臨床表現的多樣性及臨床醫生分析判斷能力的差異,腫瘤延誤診斷的現象仍然常見。
大量臨床資料提示,腫瘤誤診率居高不下,不論在基層醫療機構,或是擁有先進診斷設備的大醫院,普遍存在漏診、誤診、誤治等現象。在我國,每年發生癌癥的患者約160萬人,其中相當一部分惡性腫瘤存在難以早期確診的現象。例如,肺癌的誤診率為30%~70%,大腸癌的誤診率為60%~70%,甚至80%以上。
腫瘤隱匿又復雜,診斷多“困難重重”
在所有疾病中,腫瘤是最容易被誤診的。由于惡性腫瘤具有隱匿性和復雜性,發展快、轉移早、癥狀輕微且不典型,發現時已屬中晚期,再加上地區差異、不同的人口結構、醫患心理素質等因素,其誤診率具有很大程度上的不同。
1. 惡性腫瘤的漏診:漏診在誤診中較為常見,即未能明確診斷腫瘤,而誤診為其他常見病。早期惡性腫瘤常由于缺乏典型的癥狀和體征,容易和一些常見病相混淆,如果初診醫生缺乏足夠的警惕性,極易造成誤診。例如肺癌誤診為肺結核,胃癌誤診為胃潰瘍等。
2.惡性腫瘤的延誤診斷:即初診與最后診斷不符,從初診到確定診斷的時間為延誤時間。據《誤診文獻數據庫》統計發現,惡性腫瘤因誤診而誤治并拖延3個月以上者占15.4%。延誤診斷最直接的后果就是使惡性腫瘤進一步惡化,從而失去 的治療時機。例如,有的患者活檢多次才確診為鼻咽癌,胃潰瘍治療數月后才發現是胃癌。
3.惡性腫瘤誤診為良性腫瘤:惡性腫瘤在早期由于病灶較小、腫瘤異質性不明顯,很難和良性腫瘤相區別。例如乳腺癌表現出的小葉增生、腺瘤性大腸癌常被誤診為良性病變。
4.原發性腫瘤和轉移性腫瘤互相誤診:這也是一種常見的誤診方式,鼻咽癌、腎癌及前列腺癌等有時以轉移灶的癥狀為首發,若按照臨床常規思路診治,常會發生誤診。通常將轉移灶誤診為原發灶,會造成不恰當治療,如肺癌、乳腺癌極易發生轉移,若同時患其他癌種,則易誤診。
5.多原發癌誤診:多原發癌占惡性腫瘤發病率的0.43%~0.65%。大腸原發癌最為多見,醫生很容易只注意單一病灶或輕易作出局部復發或轉移的診斷。
特征:
(1)每個腫瘤均為惡性;
(2)腫瘤發生在同一個器官的不同部位或不同器官,兩者互不連續;
(3)每個腫瘤有獨特的病理形態特征;
(4)每個癌種有特有的轉移途徑。
6.病理類型的誤診:同一部位可發生不同病理類型的惡性腫瘤、治療、預后各不相同,不能正確區別不同的病理類型,是惡性腫瘤常見的誤診方式之一。如肺腺癌常被誤診為未分化癌,非霍奇金病誤診為霍奇金病。
牽一發而動全身,諸多原因導致誤治
誤診的結果有可能會導致誤治,這種誤治隨著正確診斷的確立可以得到改正,其危害主要在延誤治療,使病情繼續發展,后果不堪設想。即使在惡性腫瘤的臨床治療過程中獲得正確的診斷,也存在一定程度的誤治。
1.治療手段選擇不當:目前公認的惡性腫瘤治療手段包括手術、化療、放療、生物治療、中醫藥治療等,早期患者應盡可能選擇手術治療。
2.未采用綜合治療:目前惡性腫瘤治療方式主要靠手術、化療、放療、免疫治療等綜合治療手段,才能提高療效。這主要與臨床醫生的水平或者當地的就醫環境以及患者的經濟條件相關。如果臨床醫生片面強調或忽視某一種治療手段,均可延誤病情,失去治療癌癥的 機會。
3.醫生知識和閱歷有限:有時候患者及家屬求醫心切,很容易過分迷信廣告傳言或“江湖郎中”,從而誤服“抗癌藥”。有時候醫生知識和閱歷的有限也會導致治療不規范,從而致使患者被誤治。例如有些基層醫生由于欠缺治療經驗,很容易被藥企的宣傳廣告洗腦,從而使治療很隨意。
誤診誤治更可怕,規避就醫風險須知
1.病理診斷是金標準:組織病理學診斷是腫瘤診斷中最高級別、最靠譜的診斷依據,是確診癌癥的金標準。在活檢后,病理醫生需要做一系列檢查才能做出診斷。病理醫生通常在活檢或手術后10天內出具組織病理學報告。但病理從業人員的素質參差不齊,導致有些診斷結果不一,直接影響到患者的治療和預后。
2.尋求第二診療意見:簡單地講,是指患者去看原主診醫生以外的另一個醫生,尋求更多診療信息或者聽取不同意見。很多情況下尋求第二診療意見很有必要!現代醫學雖然有了很大的進步甚至突破,但在很多領域,尤其是一些嚴重而復雜的疾病和罕見疾病,無論診斷還是治療上都存在著很大的未知性和不確定性。而醫生之間在專業知識、行醫經驗和判斷能力方面也有差別。另外,即使診斷意見一致,治療方案也可能有差別。新的藥物和治療手段層出不窮,更新迅速。醫生的知識、經驗、甚至個性,都有可能影響到治療方案的制定。
梅奧診所2019年的研究顯示:在該中心尋求第二診療意見的患者中,有20%的原始診斷是錯誤的??死蛱m診所提供的第二診療意見中大約25%與初始診療意見不一致。
3.國內外多學科咨詢(MDT)必不可少:國內、外已有研究證實,通過咨詢可以增加病理診斷的準確性。近年來,隨著醫療糾紛的增加,醫療風險的增大,病理咨詢逐漸增多,以致使病理咨詢成為病理醫師日常的主要工作之一。MDT能夠通過定期會議形式,提出適合患者的 治療方案,繼而由相關學科單獨或多學科聯合執行該治療方案,避免過度診療和誤診誤治,使患者受益最大化。
國內外遠程病理咨詢綠色通道
獲得好的治療方案是獲得更高五年生存率至關重要的一步。如今出國看病不是什么新鮮事兒了,遠程國際醫療服務也就在鍵盤和指尖,這些都是患者的福音。
對于考慮赴美就醫的患者,先進行一次遠程咨詢對決定是否赴美就醫無疑有很大幫助(提供第二診療意見的美國醫生也有可能轉變為患者赴美后的主診醫生)。
如果患者沒有計劃赴美就醫,那么,獲得自己國內現任主診醫生的理解和支持尤為關鍵。一方面是因為你需要醫生的幫助來收集完整的病歷和檢查結果,另一方面,咨詢后美國專家給出的治療方案也有很大可能需要國內主診醫生來實施,因此,如果主診醫生能參與咨詢過程,一起討論患者下一步可實施的 治療方案,將能夠使患者最大獲益!
快準備好資料申請大咖們的診療建議吧!詳情請登錄登錄全球腫瘤醫生網醫學部。
參考文獻
1.http://xueshu.baidu.com/usercenter/paper/show?paperid=61cf44ce1bd995a26489f05b43ce57f3&site=xueshu_se2.https://max.book118.com/html/2019/0311/8007043046002012.shtm
2. 備注【癌種】申請方舟援助計劃
患者咨詢電話:400-666-7998
全球腫瘤醫生網提醒患者:國內細胞免疫治療技術,包括cart細胞,樹突細胞疫苗,NK細胞
TILs細胞,TCR t細胞治療癌癥疫苗等技術均處于臨床試驗階段,未獲準在醫院正式使用。國內患者可以參加正規臨床試驗,在醫生的監管下使用,全球腫瘤醫生網不推薦患者貿然嘗試任何醫療機構和研發機構的收費治療。
本網站新聞資訊、文章、研究數據、治療案例均來自于國內外醫學論文,所涉及到的新藥、新技術有可能還處于臨床研究階段,患者不能作為治療疾病的依據。癌癥治療目前尚無治愈手段,患者需要在醫生的指導下,在醫院接受正規治療或參加新藥新技術臨床試驗。

-
-
腫瘤電場療法——被FDA批準治療復發性膠質母細胞瘤等
目前電場療法已被FDA批準用于治療復發性膠質母細胞瘤、新診斷的膠質母細胞瘤以及惡性胸膜間皮瘤,并且在目前在六大實體腫瘤包括非小細胞肺癌 詳細?
-
-
臨床試驗中心——每一個新藥都是一份希望
提供癌癥臨床試驗招募信息、抗腫瘤新藥受試者招募信息。 詳細?
-
-
二代癌癥免疫藥物,腫瘤免疫治療藥物,PD-1藥物NC318,為抗癌之路助力
近年來,腫瘤治療領域最引人注目的進展非免疫治療莫屬。 詳細?
-
-
尿路上皮癌抗體偶聯藥物Padcev獲FDA加速批準上市
Padcev作為治療經化療和免疫治療的晚期尿路上皮癌的新方法,是首個獲批治療局部晚期或轉移性尿路上皮癌的抗體偶聯藥物。 詳細?
-
-
腫瘤患者吃什么可以提高免疫力,特殊時期癌癥患者如何提高免疫力,一定要牢記這五點
如果我們的免疫系統足夠強大,它們就會密切監視細菌,病毒,異常細胞,并將其消滅。 詳細?
-
-
腫瘤癌癥誤診誤治,病理診斷,病理會診,遠程病理會診
大量臨床資料提示,腫瘤誤診率居高不下,不論在基層醫療機構,或是擁有先進診斷設備的大醫院,普遍存在漏診、誤診、誤治等現象。 詳細?
-
-
全球首個MET抑制劑,MET基因突變靶向藥Capmatinib(卡馬替尼治、INC280)獲得優先審批資格
MET14外顯子突變是一種公認的致癌驅動因素,發生在3-4%的新診晚期非小細胞肺癌病例中。雖然罕見,但這種突變卻是預后不良的指標。 詳細?
-
-
美國癌癥治療的優勢,為什么越來越多的中國人去美國治療癌癥
雖然我們了解美國癌癥治療的種種優勢,但是我們并不鼓勵國內的癌癥患者盲目的出國就醫,把美國作為最后的救命稻草...... 詳細?
-
-
腫瘤癌癥免疫檢查點抑制劑PD-1疾病控制率96%
傳統上,化療或放化療已被用于肺癌患者術后的輔助治療,以縮小大的非轉移性腫瘤。而新輔助治療可能給患者帶來更大的獲益。 詳細?
-
-
癌癥腫瘤治療方法,癌癥腫瘤怎么治療,癌癥腫瘤的治療,癌癥腫瘤治療的主要方法
癌癥治療新藥、新技術的逐步問世,給癌癥患者的生存期延長甚至治愈癌癥帶來了巨大的希望。 詳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