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現在的位置是:首頁>肺癌基因檢測

乳腺結節一定會變成乳腺癌嗎,乳腺結節篩查,乳腺結節檢查方法有哪些

全球腫瘤醫生網2022-04-21肺癌基因檢測7522

  乳腺結節一定會變成乳腺癌嗎,乳腺結節篩查,乳腺結節檢查方法有哪些

  前段時間,基因藥物匯為大家科普了體檢發現肺結節之后的處理(溫習一下:體檢查出肺結節,醫生只讓回家觀察?除了等待,患者還能做些什么?)。這一次,我們將繼續給大家科普另一種可能在體檢過程中發現的“小結節”——乳腺結節。

  不要慌,從概率上來說,乳腺結節的發生率和良性率比肺結節更高。九成以上的女性有乳腺結節,九成的乳腺結節是良性的。

  乳腺結節是一種癥狀的名稱,并不代表某一種特定的疾病。這是一種廣義上的概念,沒有非常明確的定義,不過通常情況下,體檢發現的直徑<1厘米的乳腺腫塊,如果無法明確類型,就會被稱作乳腺結節。

  乳腺結節非常常見,據《中國腫瘤的現狀和趨勢》報告顯示,95%的女性都患有乳腺結節。由于乳腺的位置比起肺更接近體表,因此許多乳腺結節可以從外部觸及,一些女性是在日常生活中觸及胸部的“硬疙瘩”而發現乳腺結節的。

  乳腺結節的常見成因包括乳房感染或損傷,或內分泌激素水平紊亂、基因突變、環境因素等。和肺結節相似的,絕大多數乳腺結節都是良性的。

  即使是良性的乳腺結節,大小也可能會有變化。比方說,大部分的女性乳腺結節是乳腺增生導致的,會隨著月經呈現周期性的變化,不同時期的結節大小與質地變化很大。

  乳腺結節一定會變成乳腺癌嗎

  乳腺結節可能是正常的腺體,也可能是良性或者惡性的腫瘤??偟膩碚f,通過體檢發現的乳腺結節,只有大約不到10%是乳腺癌。

  臨床醫生會根據美國放射學會推薦的“乳腺影像報告和數據系統”(BI-RADS,Breast imaging reporting and data system)對乳腺結節的良惡性程度與風險進行評估。

  BI-RADS分級包括0~6級,其中2~5級比較常見,1和6級比較罕見;除了0級以外,分級越高,表明惡性程度越高。

  0級:指單一影像學檢查不能評價其性質,需要結合其它影像學檢查手段。

  1級:檢查結果呈陰性,未發現異常病變。由于1級代表未見異常,也就是未發現結節,因此一般來說,這個結果不會在報告上給出。

  2級:影像學檢查發現結節,但是基本可以排除惡性病變,建議6~12個月隨診。乳房單純囊腫(會隨月經周期性變化的那種乳腺增生)大都屬于這一分級。

  3級:結節的形態多為實性橢圓形,縱橫比<1,邊界清楚。從這個分級開始,乳腺結節就有惡性的可能了。但3級的惡性率<2%,絕大多數都是良性的,因此通常建議3~6個月復查。如果患者很焦慮,或者有明確的乳腺癌家族史,也可以在這一階段將結節切除。

  4級:從這個分級開始,惡性風險逐漸增高,就必須引起重視了。4級又分為4A、4B、4C,惡性風險2%~95%,需要結合穿刺或者切除活檢來評估。

  ●4A:惡性風險2%~10%;

  ●4B:惡性風險10%~50%;

  ●4C:惡性風險50%~95%。

  5級:具備典型的惡性征象,高度懷疑惡性,風險≥95%。對于這部分患者,建議盡快接受手術。

  6級:已經通過病理活檢確診為惡性之后,再做影像檢查會標記為此類。

  乳腺結節的檢查手段有哪些

  上面的分級解讀當中提到了這么一句,0級“指單一影像學檢查不能評價其性質,需要結合其它影像學檢查手段。”這就意味著受檢者要拿著另一份檢查單,做另一種檢查了。

  乳房常用的影像學檢查手段,包括下面這么幾種。

  1、B超

  絕大部分人應該都在體檢當中做過不同部位的B超檢查。由于這種檢查手段價格親民,又沒有輻射、不會對受檢者的身體造成傷害或痛苦,可以反復進行,適用于各年齡和生理期(包括妊娠期和哺乳期)的女性,因此普及率很高。

  在乳房檢查當中,超聲檢查能夠比較準確地判斷病變的性質(囊/實性),但是對于細小的鈣化灶、微小的腫塊顯示并不清楚,在部分特殊的乳腺癌的診斷上比較困難,部分良惡性乳腺癌的圖像鑒別也比較困難。

  同時,這種檢查手段對于操作者的技術依賴性很強、要求很高,如果大家想要得到一份更加可靠的檢查結果,最好能選擇經驗豐富的專家或者科室來完成。

  優勢:便宜,無痛苦,短期可多次進行,能進行一些鑒別等

  不足:對于小鈣化灶、微小病灶、特殊類型乳腺癌等的診斷困難等

  2、鉬靶

  乳腺鉬靶,全稱乳腺鉬靶X線攝影檢查,又稱鉬鈀檢查,已經被列為一種診斷乳腺疾病的首選檢查手段、常規檢查手段,許多體檢中也包含此項目。

  鉬靶的痛苦相對比較小,無創,簡便易行,且分辨率高、重復性好,留存的圖像可供前后對比。這種檢查手段不受年齡、體型的限制,尤其擅長大乳房和脂肪型乳房的檢查,診斷性可以到95%或更高。對于以少許微小鈣化為唯一表現的T0期乳腺癌,鉬靶是最可靠的早期發現和診斷手段。

  當然,要注意的一點是,女性在備孕、懷孕期間不能進行鉬靶檢查。35歲以下的年輕女性,乳腺致密,從圖像上來看腺體和病灶重疊在一起,難以區分,所以也不太建議選擇。

  優勢:痛苦小,簡便易行,比較便宜,全面、直觀,分辨率高等

  不足:有一定的放射劑量,乳腺致密時病灶可能難以辨別

  3、核磁共振

  乳腺核磁共振的準確率很高,一般能在95%~98%以上,對于腋窩淋巴結等位置的轉移的診斷也相當敏感。綜合來說,這是三種診斷當中最高級別的一種,通常作為前面兩種方式的補充手段。

  不過,這種診斷手段相對昂貴,且需要注射造影劑,也有一定的限制。

  優勢:無輻射,準確

  不足:比較貴,需要注射造影劑,對鈣化不敏感

  4、活檢

  對于BI-RADS 4級以上的患者,病理組織活檢的意義就很大了。通過穿刺或手術,取一部分病理組織進行評估,可以協助確定結節性質、排除惡性病變。

  這種檢查呢,通俗地說就是,醫生不再是對著一張“照片”分析,而是直接面對實物分析,當然更準確。但也有一些不足,一是會對受檢者造成損傷,二是如果結節太小,可能無法定位(或者需要依靠影像引導定位),三是當患者有多個小結節的時候,取得的組織不可能來自全部的結節,因此可能會因為取了非癌組織的結節,而漏診了癌癥。

  優勢:準確

  不足:有創(微創),有一定的危險性和痛苦,不適合作為常規篩查手段,也不適合太小的結節

  5、ctDNA檢測

  ctDNA,循環腫瘤DNA,這種檢測可能大部分患者都沒有聽說過了。這是一種比較新興的檢測手段,特異性很高,可以用于癌癥的早期發現。

  癌細胞在壞死或凋亡的過程中,會將細胞內的DNA釋放出來,進入血液循環當中,成為循環腫瘤DNA,又被稱為癌癥的“指紋”。這些DNA碎片會攜帶一些來自癌細胞的特征,包括突變、缺失、插入、甲基化等等,而ctDNA檢測就是通過“捕捉”這些游離在血液當中的DNA,從而識別腫瘤的檢測手段。

  跟前面幾種手段比起來,這種手段很新,敏感性特異性都不錯,僅需取受檢者一些外周血,非侵入性、安全無創傷無副作用,但也有一點不足,價格比較貴。

  優勢:用于判斷癌癥的風險,方便取樣,不會對受檢者造成損傷,安全

  不足:比較貴

  從現在開始做出改變,讓自己變得更加健康

  乳腺結節的誘因,可能比肺結節還復雜。

  乳房的感染或損傷,內分泌激素水平紊亂、基因突變、環境等等因素,都可能讓我們脆弱的乳房出現結節。從病因上來說,乳房感染、脂肪壞死、纖維囊性變、纖維腺瘤、單純性囊腫、導管內乳頭狀瘤以及惡性腫瘤,都可能是乳腺結節的病變原因。

  很多女同志可能都有過這樣的體驗。經期乳房脹痛,乳腺結節長大了;最近生了悶氣,結節又長大了;近期吃得有點油膩辛辣,結節又出現了……的確,乳腺結節就是這么反復無常、難易相與的小東西,我們需要在生活中多關注、多呵護,才能保護好我們的乳腺,避免這種痛苦。

  提到乳腺癌的篩查,2021年,專家組發布了《中國女性乳腺癌篩查與早診早治指南(2021,北京)》,專門講解了乳腺癌的篩查與早診早治知識,其中重點關注了檢查發現乳腺結節后的管理及隨訪。如果大家希望了解,可以在網絡上檢索這份指南,或在關注基因藥物匯后留言“乳腺癌早篩”獲取,內容僅作為與病友分享之用。

1. 添加醫學顧問微信,掃描?二維碼

2. 備注【癌種】申請方舟援助計劃



患者咨詢電話:400-666-7998



全球腫瘤醫生網提醒患者:國內細胞免疫治療技術,包括cart細胞,樹突細胞疫苗,NK細胞

TILs細胞,TCR t細胞治療癌癥疫苗等技術均處于臨床試驗階段,未獲準在醫院正式使用。國內患者可以參加正規臨床試驗,在醫生的監管下使用,全球腫瘤醫生網不推薦患者貿然嘗試任何醫療機構和研發機構的收費治療。
本網站新聞資訊、文章、研究數據、治療案例均來自于國內外醫學論文,所涉及到的新藥、新技術有可能還處于臨床研究階段,患者不能作為治療疾病的依據。癌癥治療目前尚無治愈手段,患者需要在醫生的指導下,在醫院接受正規治療或參加新藥新技術臨床試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