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現在的位置是:首頁>胃癌治療

中國式胃癌防治知識科普全面攻略都在這里了

全球腫瘤醫生網2022-09-28胃癌治療7185

  中國式胃癌防治知識科普全面攻略都在這里了

  前段時間,據媒體報道:寧波16歲少女劉某半年前就感覺腹部不適,無法進食,于是就醫檢查后發現,被診斷為胃癌晚期。

  據無癌家園小編了解道,劉某在確診前幾年,一日三餐幾乎都是吃辣條、泡面、燒烤等來代替三餐。在醫生詳細分析下,劉某最終采取全胃切除手術,接下來還需要輔助化療。

  胃癌微博頭條新聞

  圖源頭條新聞微博

  吃辣條、烤串、泡面等會引發胃癌嗎?

  醫生介紹道,不少年輕胃癌患者,往往沒有家族癌癥史,而是和患者長期來的不良飲食習慣、心情抑郁、作息不規律等不良生活方式有密切關系。其中,女性占了大多數。

  除了飲食、作息外,情緒對胃健康也有很大的影響,卻往往被人們忽略。實際上,胃腸道也是人類最大的情緒器官。我們常感受到,心情不好、緊張或壓力大,就可能會影響食欲和消化。如果長期處于抑郁、焦慮、高壓狀態下,胃健康也會受到影響。

  盡管40年來全球胃癌發病率有所下降,但是發病率仍然居世界第5位,病死率居第3位。超過70%的胃癌新發病例在發展中國家,主要集中在我國。去年大家熟悉的TVB金牌老戲骨廖啟智就是因胃癌去世。

  我們不禁要警醒,胃癌到底該如何預防?就算是患上了胃癌又要如何治療,做完治療后又要如何預防復發來提高生存期呢?今天無癌家園小編就給各位好好聊聊。

  流行病學數據揭示"中國式"胃癌

  中國是胃癌的重災區,根據對中國癌癥流行病的調查發現,每年中國有68萬人診斷出胃癌,是發病率第二高的惡性腫瘤,同時每年也有大約50多萬人因胃癌去世,死亡率在腫瘤中僅次于肺癌,位居第二。同時,中國胃癌的死亡人數占了全球的一半!

  胃癌的高風險因素,包括幽門螺桿菌感染、長期服用非甾體類消炎藥、長期精神緊張、工作壓力大等。而從統計數字上可以發現,年齡越大,胃癌的風險越高。因此提高的預防胃癌尤為重要!

  日本胃癌5年生存率高達80%,竟因為早期篩查

  胃癌又被稱為“無聲的殺手”,前期多數無明顯癥狀,但當病情癥狀嚴重被發現之后,往往已經到了疾病的中晚期了,大大增加了治療的難度。而中晚期的救治,往往會使患者的生存期大大縮減!

  據相關數據統計,中國胃癌的5年總生存率僅為35.9%,但是同為鄰國的日本,其5年生存率卻高達80%。這個數據真的令人難以置信!這全都因為日本的早期診斷率高!

  為了降低胃癌死亡率,日本國家在六七十年代就已普及胃癌篩查,并把胃鏡檢查列入40歲以上的人群體檢項目中。只有早期篩查才是診斷胃癌早期的重要手段。

  目前來看,要想查出早期胃癌,只能靠做胃鏡,CT、造影等技術,雖然能掃描出一定直徑的胃部病變,但無法捕捉到如此細微的變化。而胃癌的期別會直接影響預后。若想咨詢權威的癌癥篩查機構,請咨詢無癌家園醫學部。

  附胃癌早篩指南圖

  胃癌早篩

  防不勝防,罹患胃癌也能延長生存期

  01、規范有效的初次治療至關重要

  對于早期胃癌患者,根治性手術是具有治愈意義標準療法。然而,腫瘤細胞通過淋巴和血液循環,形成局部復發和遠處轉移的幾率仍然很高,規范的治療會有多學科團隊進行全面的分期和評估,以確定術前是否需要新輔助治療,圍手術期護理,及術后是否需要輔助化療和放療。不同的治療方案對于患者的預后是有著天壤之別的。

  因此,首次規范化的治療直接關系患者的生存質量和治療效果。臨床治療中,許多患者由于初次診療時,首次手術方式不恰當,或者治療方案不合理,甚至診斷錯誤,這都將為日后的“復發”、“轉移”埋下禍根。所以早期胃癌患者在接受治療前,一定要咨詢國內外權威專家,保證治療方案的準確性。

  部分早期胃癌患者術后只需定期隨訪即可。根據術后病理分期,多數患者還需要接受輔助治療(包括化療、放療、靶向治療、免疫治療、中醫治療等)。如果已有遠處轉移,根據患者具體情況,可選擇化療、放療、姑息手術、中醫及支持治療等。

  什么樣的胃癌患者需要做化療

  化療通常針對進展期胃癌及晚期胃癌患者,以下早期胃癌患者應給予酌情化療:

  1)病理類型惡性程度高,比如印戎細胞癌、低分化癌;

  2)存在脈管癌栓或淋巴結轉移;

  3)淺表廣泛型癌灶面積>5cm2;

  4)多發病灶;

  5)青年患者。

  化療一般包括針對術前患者的新輔助化療和針對術后患者的輔助化療,也可作為晚期患者的姑息化療。術后無并發癥,恢復良好即可于術后2~4周開始輔助化療。新輔助化療一般選擇確診胃癌,且排除遠處轉移的進展期患者,術后給予2~4個周期的聯合化療,術后1個月再給予4~6個周期的輔助化療。

  放療在胃癌中的地位不可小覷

  ●局部不可切除且身體狀況較好的胃癌患者,可以同步放化療,旨在局部控制腫瘤。

  ●對于部分腫瘤縮小較好的患者,爭取根治性切除。

  ●對于術后殘留或淋巴結廣泛轉移,放療聯合化療能夠提高局部控制率,改善生活質量,延長生存期。

  ●對于部分身體狀況較好的胃癌或胃食管結合部腺癌的患者,存在復發高危的患者,可行局部輔助放療,以減少局部復發率。

  02、靶向藥、免疫藥為晚期胃癌帶來曙光

  隨著靶向、免疫治療的興起,胃癌發生、發展分子機制研究的不斷深入,胃癌的靶向治療嶄露頭角。靶向藥、免疫藥較高的療效和較低的副作用,為晚期胃癌的治療帶來了曙光。

  目前針對胃癌的靶點主要包括EGFR、HER-2、VEGF、VEGFR、mTOc-MET、HGF等。

  胃癌靶向和免疫治療藥物

  隨著越來越多抗癌藥的出現,通過長期治療控制腫瘤進展,將不治之癥變成“慢性病“已成為可能。

  靶向藥物

  1、曲妥珠單抗

  曲妥珠單抗

  作用原理:抗HER2的單克隆抗體,刺激免疫細胞摧毀癌細胞,屬于靶向藥。

  品牌名稱:Herceptin(赫賽汀)、Herzuma、Ogivri

  適用癥:胃腺癌或胃食管連接處的腺癌適用人群:HER2陽性患者,已轉移并未接受過轉移性癌癥患者治療

  用量和用法:靜脈輸注給藥,初使負荷劑量8mg/kg,隨后6mg/kg每三周給藥一次,首次輸注時間約為90分鐘,后續視首次注射耐受情況可改為30分鐘。

  副作用:中性粒細胞減少癥、腹瀉、乏力、貧血、口腔炎、體重減輕等。

  無癌家園專家建議

  使用此藥需要進行HER-2的檢測。首選檢測免疫組化,若為(-)或(+),則不推薦使用;若為(++),則需要進一步FISH檢測基因;若為(+++),則可直接使用曲妥珠單抗治療。需要聯合有效的化療方案治療。若想要詳細了解基因檢測相關信息,可致電咨詢相關事宜。

  2、維迪西妥單抗

  維迪西妥單抗(愛地希,RC48)是首個國產靶向HER2的ADC藥物,適用于至少接受過2種系統化療的HER2過表達局部晚期或轉移性胃(包括胃食管結合部腺癌)患者的治療。

  維迪西妥單抗展現出優異的療效:

  治療后的客觀緩解率(ORR)為24.4%,疾病控制率(DCR)為42%,中位生存期(OS)為7.6個月。

  即治療后有24.4%的患者病情得到緩解,有42%的患者病情得到控制(病情緩解+穩定),并且有一半的患者生存期都可達到7.6個月?;颊呱鏍顩r幾乎與二線治療的療效相當。

  基于此研究數據,在今年的6月9日中國國家藥監局(NMPA)批準維迪西妥單抗上市,7月2日正式面向全國各醫院和DTP藥房供藥,12月3日便宣布進入2021年國家醫保目錄,這樣的速度誰能不愛呢?

  1月5日,榮昌生物宣布,注射用維迪西妥單抗新適應癥獲得國家藥品監督管理局(NMPA)批準上市,用于治療既往接受過含鉑化療且HER2過表達即免疫組化檢查結果為2+或3+的局部晚期或轉移性尿路上皮癌患者。

  3、雷莫蘆單抗

  雷莫蘆單抗

  作用原理:血管內皮細胞生長因子(VEGF)受體2的拮抗劑,可以特異性結合VEGF受體2,并阻斷VEGF配體、VEGF-A,VEGF-C和VEGF-D的配位。

  品牌名稱:Cyramza

  適用癥:胃腺癌或胃食管連接處的腺癌

  適用人群:適用于某些化療后病情惡化的胃癌患者??蓡为毷褂没蚺c紫杉醇聯合用藥。

  用量和用法:每2周按8mg/kg體重給藥一次,60分鐘內注入靜脈。

  副作用:高血壓、腹瀉(單藥用藥)、疲勞、中性粒細胞減少,鼻出血(聯合用藥)。

  胃癌新藥新技術臨床招募進行中

  迎戰胃癌,"國產版雷莫蘆單抗"金妥昔單抗整裝待發

  我國藥企針對雷莫蘆單抗相同靶點人血管內皮生長因子受體2(VEGFR2/KDR)進行深入研究、攻堅克難,研制出了“國產版雷莫蘆單抗”(Me-Too產品)金妥昔單抗,為胃癌患者生存助力!

  目前,金妥昔單抗在國內的Ⅰb/Ⅱ期臨床研究已經展開,計劃招募76例晚期胃及胃食管結合部腺癌患者,挑戰二線治療方案!具體納入標準請咨詢無癌家園醫學部。

  適合患者:

  經組織學診斷的晚期或轉移性胃或胃?管結合部腺癌患者,且既往接受過含鉑類聯合氟尿嘧啶類藥物?線化療期間或治療結束后3個?內疾病進展,未接受過抗?管?成類藥物或紫杉醇治療者。

  疾病控制率73%,晚期胃癌新希望!CAR-T療法CT041驚艷世界

  作為國際上首個針對Claudin18.2的CAR-T細胞,CT041早在2019年ASCO年會上就嶄露頭角,當時總客觀緩解率為33.3%就已經驚艷世界,如今更加顯著的療效無疑是錦上添花!此次的臨床數據展現出對消化系統腫瘤的良好治療前景!

  2022年5月9日,科濟藥業CAR-T細胞產品CT041治療消化系統腫瘤的研究結果發表在國際頂級期刊《Nature Medicine》雜志上,這也算是首個發表于頂級學術期刊的迄今為止最大樣本量的CAR-T細胞治療實體瘤的臨床研究!

  研究數據格外亮眼!1. 所有患者的客觀緩解率達48.6%,疾病控制率達73%;所有胃癌患者總客觀緩解率為57.1%,疾病控制率達75.0%。2. 既往接受至少2線治療失敗的胃癌患者:客觀緩解率為61.1%,疾病控制率為83.3%。3. 而且總體耐受性良好!

  截止到2022年3月3日,CT041成為全球首個且唯一進入到確證性Ⅱ期臨床試驗的用于治療實體瘤的CAR-T細胞候選產品。這是CAR-T攻克實體瘤領域是里程碑般的存在,可喜可賀!

  除此之外,還有多款靶向CLDN18.2的CAR-T細胞療法。例如,由傳奇生物研發的LB-1904,用于治療胃癌或者胰腺癌,目前已經進入臨床I期試驗。此外,我國自主研發的首個針對Claudin18.2的單抗AB011,用于治療晚期胃腺癌及實體瘤患者,目前也正在進行臨床試驗招募中。

  目前急招B細胞淋巴瘤、T細胞淋巴瘤、T細胞白血病(T-ALL)、急性白血病、非霍奇金淋巴瘤、肝癌、胃癌、前列腺癌、甲狀腺癌等癌種!

  想要評估病情是否能夠接受CAR-T療法可將病理報告、治療經歷及出院小結等提交至無癌家園醫學部進行初步評估!

  MET擴增胃癌患者的福音,國藥之光賽沃替尼研究啟動

  2021年7月28日,由北京大學腫瘤醫院沈琳教授主導展開的一項賽沃替尼治療MET擴增胃癌患者的II期臨床試驗正式啟動。早在6月22日,中國國家藥品監督管理局(NMPA)已正式批準賽沃替尼上市,用于治療存在MET14號外顯子跳躍突變的局部晚期或轉移性非小細胞肺癌(NSCLC)患者。

  作為國內首個獲批的高選擇性MET抑制劑,賽沃替尼開啟了中國癌癥的MET靶向治療新時代。

  MET擴增在消化道腫瘤中相對少見,發生率約為0%-5%。但由于我國胃癌患者基數龐大,根據最新全球癌癥數據顯示,2020年中國胃癌新發病例數近48萬,死亡數約37萬,因此,MET抑制劑在胃癌領域仍然大有可為。

  好消息是,目前賽沃替尼治療胃癌的臨床試驗項目正在臨床招募中,有意者可咨詢無癌家園醫學部,詳細評估病情。

  免疫藥物

  以PD-1/PD-L1抑制劑為代表的各類免疫治療藥物,在胃癌化療療效進入瓶頸、靶向治療發展難以跟上患者需求的情況下,有著“拯救性”的意義。

  1、派姆單抗

  FDA批準派姆單抗用于已經接受過至少2次治療(包括化療)的晚期胃癌患者,用于治療復發性局部晚期或轉移性胃或胃食管連接(GEJ)腺癌的患者,其腫瘤表達PD-L1 [綜合陽性評分(CPS)≥1],由FDA批準的測試確定。在包括含氟嘧啶和鉑的化學療法,或者HER2/neu靶向療法兩線或多線治療后進展。另外,基因檢測結果MSI-H的胃癌患者也適用。

  派姆單抗

  作用原理:PD-1抑制劑

  品牌名稱:keytruda(K藥)

  適用癥:胃腺癌或胃食管連接處的腺癌

  適用人群:患有PD-L1蛋白且在兩種或更多治療方法期間或者之后疾病惡化(如氟尿嘧啶和鉑化療期間或者之后)

  用量和用法:每三周使用一次,每次為2mg/kg體重,30分鐘靜脈輸注

  副作用:關節/背部疼痛、身體或者面部腫脹、皮膚顏色變化、極度疲倦或缺乏活力、發熱、惡心、嘔吐

  2、納武單抗

  2021年8月31日,百時美施貴寶PD-1抑制劑納武利尤單抗注射液(歐狄沃)新適應癥獲批。據悉,O藥本次中國獲批的具體適應證是:聯合含氟尿嘧啶和鉑類藥物化療,用于一線治療晚期或轉移性胃癌、胃食管連接部癌或食管腺癌患者。

  納武單抗

  作用原理:PD-1抑制劑

  品牌名稱:Opdivo(O藥)

  適用癥:晚期或轉移性胃癌、胃食管連接部癌或食管腺癌

  適用人群:聯合含氟尿嘧啶和鉑類藥物化療,用于一線治療晚期或轉移性胃癌、胃食管連接部癌或食管腺癌患者。

  副作用:皮疹、疲乏、呼吸困難、肌肉骨骼痛、食欲減退、咳嗽、惡心、便秘。

  03、CTC技術密切監測竟能"窺血"識癌防復發

  最新研究顯示血液檢測的動態隨訪和監測,可以更為精準地發現患者術后復發的趨勢和苗頭,從而給了我們主動出擊、通過輔助治療預防復發的策略選擇,而不僅僅只是守株待兔,等到復發之后再應對。

  血液檢查的發展(如ctDNA、cfDNA),使得我們能夠提前對復發的風險進行預測。通過對循環血里面腫瘤細胞、腫瘤碎片(甚至是DNA水平的腫瘤碎片)的檢測,獲取腫瘤復發的信號。這對于早、中期肺癌術后復發風險的預測,具有非常大的幫助。當前國家層面也在通過醫療保險幫助患者覆蓋血液檢測的成本。

  CTC(循環腫瘤細胞)檢測可以在腫瘤播散早期發現血液中的CTC,比傳統CT檢查能提早2~6個月觀察到腫瘤變化,發出預警信息,發現早期癌癥,也能夠及時有針對性地指導患者用藥,有效控制腫瘤進展及轉移。

  無癌家園專家建議,無論是癌癥患者還是非癌癥患者,特別是癌癥高危人群,都可以進行CTC檢測。對于高危人群早癌發現有積極作用,可以早期及時治療。另外,研究表明,連續的CTC監測,配合CT、PET-CT等影像學方法,可以為癌癥提供更準確的預后評估,幫助醫生制定更加詳細有效的治療方案。關于CTC檢測技術詳情請咨詢無癌家園,小編也將持續關注此方面的最新研究。

  胃癌的多學科治療

  胃癌的多學科治療(MDT):

  1.通常指由來自兩個以上相關學科,相對固定的專家組成工作組;

  2.針對某一器官或系統疾病;

  3.通過定時、定址的會議,提出科學、合理意見的臨床治療模式。

  MDT的意義(與患者有關的部分)

  ●以患者為中心,讓患者從治療中受益最大化;

  ●避免過度治療、隨意治療;

  ●減少誤診誤治;

  ●合理、科學、有計劃的實施個體化治療;

  靶向治療中基因檢測對于大多數腫瘤患者來說是必不可少的,選擇好自己的靶點。免疫治療并非是救命稻草,并不是所有人都有獲益,也要做基因檢測,需要根據自身情況選擇合適的方式治療。

  胃癌營養不良影響最嚴重:綜合飲食指導必不可少

  胃癌是所有腫瘤中對營養影響最為嚴重的腫瘤?;颊邩O其由于任何原因,導致攝食量下降,不能維持正常營養需求及健康體重時,必須接受專業的營養支持,包括口服營養補充及腸外營養支持。

  口服營養補充是以高能量密度食品或腸內營養制劑部分替代日常食品,或作為日常飲食不足的補充,以補充日常飲食攝入與目標需要量的差距。推薦少量多餐,減少液體。高能量密度食品包括花生黃油,干果,奶酪,酸奶,雞蛋,麥片,豆類及鱷梨等。

  日常攝入及口服營養補充仍然不能滿足機體需要時,建議接受補充性腸外營養支持治療,以腸外營養補充日常飲食及腸內營養的不足部分。部分腸外營養對放療期間毒副反應嚴重及不能正常進食的晚期腫瘤患者意義重大。

  最后關于癌癥的營養支持治療,建議大家咨詢權威的腫瘤營養專家。

  抗癌防復發,保持樂觀積極的抗癌心態

  除了利用先進的醫療技術進行密切的臨床監測和干預,提升免疫,還有重要的一點就是樂觀積極的抗癌心態。

  的確,在臨床上我們也可以看到,在同樣的醫療條件下,一些患者思想開朗,有著與疾病抗爭的頑強意志,比那些因患癌癥而思前想后、精神陷入極度苦悶的人治療效果要好得多。如果精神完全被摧垮,即使再好的療法也收不到理想的效果。

  小編有話說

  由于胃癌早期癥狀不明顯,因此患者普遍被發現得較晚,加上高度異質性,差異特別大,另外,胃是一個重要的儲存和消化事物的消化器官,每個患者的體質狀態不同,腫瘤又長得快,轉移得快,所以胃癌的治療艱難。

  因此,面對胃癌這個窮兇極惡的敵人,患者應該盡量嘗試靶向、免疫等新藥、新技術進行治療,以顯著延長生存期,獲得更多臨床受益。

1. 添加醫學顧問微信,掃描?二維碼

2. 備注【癌種】申請方舟援助計劃



患者咨詢電話:400-666-7998



全球腫瘤醫生網提醒患者:國內細胞免疫治療技術,包括cart細胞,樹突細胞疫苗,NK細胞

TILs細胞,TCR t細胞治療癌癥疫苗等技術均處于臨床試驗階段,未獲準在醫院正式使用。國內患者可以參加正規臨床試驗,在醫生的監管下使用,全球腫瘤醫生網不推薦患者貿然嘗試任何醫療機構和研發機構的收費治療。
本網站新聞資訊、文章、研究數據、治療案例均來自于國內外醫學論文,所涉及到的新藥、新技術有可能還處于臨床研究階段,患者不能作為治療疾病的依據。癌癥治療目前尚無治愈手段,患者需要在醫生的指導下,在醫院接受正規治療或參加新藥新技術臨床試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