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效率:70%CR
靶點:CD19 CAR-T
有效率: 90%CR
靶點:CD19 CAR-T
有效率:70-80%CR
靶點:BCMA CAR-T
腫瘤免疫療法,包括PD1、CTLA4、CAR-T細胞、TCR-T細胞、癌癥疫苗、樹突細胞、NK細胞、CTL細胞等,是目前全世界攻克癌癥的研究熱點。部分技術(PD1、CAR-T、CTLA)已經取得突破,被美國FDA批準作為藥物臨床治療癌癥,但大部分細胞治療技術因為療效問題,仍在臨床試驗研究過程中,或者被某些國家批準用于再生治療(日本再生醫療法批準細胞技術輔助治療癌癥)。
隨著免疫精準治療的發展,如今CAR-T(嵌合抗原受體T細胞)免疫療法自出現以來已發展至第四代,針對血液腫瘤的靶點已經取得了很多突破性的進展,其中具有代表性的是FDA批準的諾華的Kymriah(淋巴瘤)與吉利德的Yescarta(白血病),而針對于實體瘤的研究卻十分有限。而且,實體瘤(尤其是非小細胞肺癌)的靶標是有限的。
全球腫瘤醫生網專家解釋道,CAR-T細胞脫靶效應限制了其在實體瘤中發揮作用,且大多數實體瘤缺乏特異的腫瘤抗原且存在腫瘤異質性。因此,獲得理想靶抗原是CAR-T細胞在實體瘤中發揮殺傷作用的前提,理想的靶抗原應僅在腫瘤組織中表達,而在正常組織中不表達或者低表達。
針對這一亟待解決的難題,中國科技大學的研究學者們采用肺癌的特異性生物標記物lunX mRNA,構建了CAR lunX T 細胞用于肺癌精準免疫治療,研究表明,CAR lunX T細胞可以明顯提高對于靶細胞的殺傷力,提高對于肺癌細胞的殺傷效率。這無疑是國人采用CAR-T療法進軍肺癌領域的一次偉大的嘗試!
嵌合抗原受體T細胞(CAR-T細胞)是將能識別某種腫瘤抗原的抗體的抗原結合部與CD3-ζ鏈或FcεRIγ的胞內部分在體外偶聯為一個嵌合蛋白,通過基因轉導的方法轉染患者的T細胞,使其表達嵌合抗原受體,即CAR?;颊叩腡細胞被“重編碼”后,能夠生成大量腫瘤特異性的CAR-T細胞。
分離:先要分離出病人的T細胞。
基因編輯:這是CAR-T的核心技術,也是每家公司技術上的核心競爭力(圖B)。腫瘤細胞在和免疫細胞斗爭的過程中,會隱藏自己的標記,避免被T細胞識別和摧毀??茖W家通過基因編輯的手段,利用病毒傳遞遺傳物質來重設T細胞,讓T細胞的細胞膜有抗體的表達,能識別腫瘤特異性分子的蛋白,這樣T細胞就像裝上了「雷達眼睛」,讓腫瘤細胞無處遁形。
擴增:如果把CAR-T比喻成一支軍隊,體外擴增就是招兵買馬的過程。先利用磁珠活化T細胞,磁珠上包覆兩種蛋白質,經特定信號蛋白的刺激后,就會進入擴增模式。5-10天后,每個CAR-T細胞會復制出100顆以上的CAR-T細胞。
回輸:擴增好的CAR-T細胞通過注射進入人體。CAR-T細胞能辨識出腫瘤細胞表面的抗原,立即展開攻擊,不再需要MHC或共同刺激配體的存在。
監控:常規的藥物治療都會產生不良反應或者副作用,活細胞更是如此,因此在注射后要密切關注病人的生命特征,隨時處理突發狀況。
藥品名稱 | 企業 | 適應癥 | 靶點 | 售價 | 獲批時間 |
![]() | 諾華公司 KYMRIAH | 用于治療復發性(經過治療緩解后再次發作)或難治性的急性B系淋巴細胞白血?。˙系r/r ALL)的患者(≤25歲)。完全緩解率(cr)大于90% | CD19 | 47.5萬美金 | 美國2017/8/30 |
![]() | 吉列德 YESCARTA | YESCARTA是治療成年人復發性或難治性非霍奇金淋巴瘤(包括大B細胞淋巴瘤)的一種療法。非霍奇金淋巴瘤完全緩解率(cr):51% | CD19 | 37.3萬美金 | 2017/10/18 |
![]() | 吉列德 Tecartus | 用于治療復發或難治性套細胞淋巴瘤,總緩解率93%、完全緩解率67% | CD19 | 37.3萬美金 | 2021/10/1 |
![]() | 百時美 Breyanzi | 用于治療大B細胞淋巴瘤,總緩解率73%、完全緩解率54% | CD19 | 41.03萬美元 | 2017/10/18 |
![]() | 百時美 Abecma | 用于治療多發性骨髓瘤,總緩解率72%、完全緩解率28% | BCMA | 41.95萬美元 | 2021/3 |
![]() | 藥明巨諾 Relma-cel(瑞基奧侖賽注射液) | 用于治療大B細胞淋巴瘤,總緩解率75.9%、完全緩解率51.7% | CD19 | 129萬人民幣 | 中國2021/09 |
![]() | 南京傳奇 Carvykti(西達基奧侖賽注射液) | 用于治療大B細胞淋巴瘤,總緩解率73%、完全緩解率54% | BCMA | 293萬人民幣 | 中國2022/02 |
目前,FDA批準的CAR-T細胞治療產品僅用于經過。但現在臨床試驗開始評估CAR-T細胞治療作為成人淋巴瘤和兒童急性淋巴細胞白血病的第一線或第二線治療。由于臨床試驗,每一種癌癥患者都有不同的FDA批準的細胞療法產品。
經過兩次,是接受CAR-T細胞治療的理想選擇。直到2017年年底,對于已經通過兩次治療而未達到緩解的患者,沒有標準治療方法,CAR-T細胞療法是FDA批準的唯一一種療法,目前對這些患者顯示出顯著的益處。
用于治療復發和頑固性非霍奇金淋巴瘤,包括彌漫性大B細胞淋巴瘤、縱隔細胞淋巴瘤、高惡性淋巴瘤和轉化型的彌漫性大B細胞淋巴瘤。這些患者曾接受了至少兩次其他治療,但沒有出現緩解,或是疾病出現復發。
ESMO腫瘤免疫2018年大會上報道了全球首個PD-1敲除的MUC-1 CAR-T治療晚期非小細胞肺癌初步研究數據,這項研究是由廣東藥科大學附屬第一醫院等單位合作開展的。
【研究結果】
ESMO大會報道了6例入組患者的數據,輸注CAR-T細胞后的頭2周,所有患者的癥狀均有明顯改善,腫瘤顯著縮小,其中一例患者腫瘤尺寸由25x19x22mm 縮小到14x10x26mm。安全性方面,沒有觀察到細胞因子釋放綜合癥(CRS),而且所有患者都沒有記錄到其他不良反應。
這項突破性的研究成果發表在5月5日的國際權威期刊《Clinical Cancer Research(臨床腫瘤研究)》上,在兩項前瞻性I期研究中,患有晚期GPC3 + HCC的成年患者(Child-Pugh A)在環磷酰胺和氟達拉濱誘導的淋巴清除后接受了自體CAR-GPC3 T細胞療法。
是一項由研究者發起的多中心探索性I期臨床試驗結果。由上海瑞金醫院聯合上海長征醫院、江蘇省人民醫院血液科,采用南京傳奇公司研發的針對BCMA抗原的雙表位CART細胞 (LCAR-B38M),治療了17例復發難治性多發性骨髓瘤,治療結果為:;
至隨訪截點,17例患者的中位隨訪時間為417天,總體生存率為63.5%,。
多發性骨髓瘤是血液系統第二常見惡性腫瘤,中國的發病率為1-2人/10萬,好發于45歲以上人群,嚴重威脅老年人的健康和生命。
2019年下半年發表于《自然》子刊《Nature Biotechnology》上的一篇論文中,來自哈佛醫學院麻省總醫院的科學家們展示了一項抗擊大腦惡性腫瘤的研究結果。他們結合CAR-Ts和BiTEs兩種抗癌新技術,對膠質母細胞瘤展開有效攻擊。利用可產生雙特異性抗體的新型CAR-T細胞進行治療,在80%的小鼠中,腦內的腫瘤完全消失!
2019年5月24日,北卡羅來納大學夏洛特分校研究人員在《Immunol》雜志上公布了在異種移植模型中,單劑量的MUC28z CAR-T細胞可顯著抑制三陰性乳腺癌(TNBC)腫瘤的生長的臨床研究。
超過患者中,MUC1過表達且糖基化異常。所以與腫瘤相關的MUC1是侵襲性表型的標志物,并用作靶向免疫治療的腫瘤新抗原。
2020年1月,《Cancer Medicine(癌癥醫學)》雜志發表的一項關于以MUC1作為靶點的CAR-T療法對頭頸部鱗狀細胞癌(HNSCC)的治療效果。
研究表明,這項新型CAR-T細胞療法能夠在體內誘導HNSCC的腫瘤降解,證實CAR-T在治療HNSCC患者中的潛在有效性。
2009-11,患者發現左肺腫塊,行左上肺癌根治術,病理:肺腺癌; 2013-01至2017-01,發生三次腦轉移,先后給予手術和放療,控制不佳; 2017-03至2017-09,針對腦轉移,給予表達PD-1抗體的mesoCAR-αPD1細胞治療6個療程, 治療后評價PR,腫瘤明顯縮小,僅有少量殘留。
2016-08,患者發現右側陰囊內腫塊,行手術治療,病理:胚胎性橫紋肌肉瘤; 2017-03,復查PET-CT,發現腹膜、網膜并腸管顯示不清,考慮腹腔多發轉移; 2017-6至2017-9, 給予表達PD-1抗體的mesoCAR-αPD1細胞治療4療程,療 效CR;腹腔轉移病灶全部消失。
2017年6月1日,檢查出左葉肺上端有66mm*46mm大小的腫瘤,6月15日,入住醫院接受治療,制定CAR-T細胞免疫治療+安維汀靶向治療+化療相結合的三合一治療方案。2017年7月,進行第一次免疫細胞回輸治療,回輸后,身體反應強烈,狀態平穩后,病情初步好轉。經過了半年多免疫治療配合靶向治療,體內腫瘤已明顯縮小。
2014年1月,檢查患有乳腺浸潤性癌,伴肺、肝轉移。2014年1月至11月期間,進行9次化療。2015年6月起,癌細胞腦轉移,進行11次頭顱伽馬刀治療,癌細胞全面擴散。2017年3月,香港接受pd-1治療,仍舊以失敗告終。2018年嘗試car-t治療,乳腺內腫瘤從2.6縮小到1.2
來電咨詢,填寫患者病情問診表,根據病情情況了解是否適合Car-T治療。
整理患者的病例,相關專家會診病情
醫生根據病情推薦適合CAR-T治療或者聯合治療
根據病情,然后匹配相關臨床試驗